Contact
電話: 010-67957927
郵箱:edlbj@qq.com
地址:體驗中心:北京亦莊開發區科創三街興達公寓二層
恩德萊官方二維碼
恩德萊手機網站
CNZZ 技術支持:牛商股份(股票代碼:830770)
作為假肢行業的自媒體博主會經常光顧各家假肢公司的網站,最近在翻企業年報時,突然被恩德萊公益 檔案震撼到了。密密麻麻二十余年的公益清單,從捐贈單親家庭兒童學費到 專項 教育基金;從幫扶殘障人士輔助器具到支援災區 假肢零配件 ,這份堅持在當下浮躁的商業環境里,顯得尤為特別。作為一個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多年的自媒體人,我決定深挖一下,這家 普通企業的公益之路到底藏著哪些被忽略的真相。
一、當公益不再是“作秀”,而是“解題”
在助殘這件事上,恩德萊完全打破了大眾對企業公益的刻板印象。很多企業做公益,喜歡搞大陣仗的捐贈儀式,拍幾張照片發個通稿就結束了。但恩德萊對8歲的潘文碩的幫助,是長達十多 年的持續跟進。從捐贈假肢,到定期回訪調整,再到關注他的成長需求,這種 “陪伴式”幫扶,更像是在解決一個長期的社會問題。2009年汶川地震后,他們捐贈200具假肢的操作也很“硬核”。當時震后救援千頭萬緒,很多企業捐錢捐物后就退場了,而恩德萊卻選擇了最難的假肢適配工作。要知道,假肢捐贈不是簡單的物資發放,每具假肢都需要根據傷者的身體狀況定制,后續還要提供康復指導。這種不計成本、注重實效的做法,放在現在的“公益內卷”環境下,依然值得點贊。
二、教育公益:比錢更重要的是“看見”
在教育公益領域,恩德萊最打動我的,不是投入了多少錢,而是他們總能“看見”那些被忽視的群體。恩德萊【關愛中心】的孤兒夢燕,這家公司更是從童年到大學畢業,直到她正常走入社會的陪伴式關愛, 孤兒小孟燕想學舞蹈,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是不切實際的夢想,但恩德萊不僅資助她學費,還幫她聯系專業老師 ,完成孩子的心愿。這種對個體夢想的尊重,比單純的物質資助更有人性的 溫度。
更有意思的是,他們做教育公益很懂“借力”。和西北師范大學合辦“至善杯”演講比賽,既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平臺,又借助高校資源擴大了公益影響力;設立東北師大附中的教育基金,采用“企業出資+學校管理+學生受益”的模式,保證善款用在刀刃上。這種務實的公益思維,值得很多企業學習。
三、公益版圖:從“輸血”到“造血”的進化
如果說助殘和教育是恩德萊的“基本盤”,那他們在其他領域的公益嘗試,則展現了企業社會責任的進階之路。2006年開始的義務植樹項目,堅持近二十年,讓一片荒地變成了公益林區。這種長期的生態投入, 雖然不象救災 捐贈那樣容易引發關注,但對環境的改善卻是實實在在的。
在幫助滯銷農戶時,恩德萊沒有簡單地一捐了之,而是通過購買農產品的方式,幫助農戶渡過難關。這種“消費助農”的模式,既解決了農戶的燃眉之急,又避免了過度慈善可能帶來的依賴心理。在當下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這種“造血式”公益顯得尤為重要。
四、二十年堅持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會問,一家平凡的民營小微企業為什么要堅持參與二十年公益 慈善活動?為什么要在品牌總部所在城市建立長期合作的恩德萊【愛心基地】?在和業內人士交流時,我得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真正有遠見的企業,會把公益當作一種 “戰略投資”。這種投資不是為了短期的品牌曝光,而是在構建企業的“社會資本”。
恩德萊通過二十年的公益踐行,收獲的不僅是受助者的感激,更重要的是讓員工透過公益志愿者相關主題活動,讓員工切實感悟人生, 贏得了員工的認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社會的尊重。這種無形的資產,在企業遇到危機時,往往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行動還帶動了更多企業加入公益行列,這種示范效應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單次公益活動的影響力。
寫在最后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商業利益和社會責任之間,企業到底該如何選擇?恩德萊用二十年的實踐證明,這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真正優秀的企業,能夠找到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平衡點,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社會解決實際問題。
恩德萊是國內假肢矯形器輔助器具配置規模名列前茅的正規民營連鎖品牌企業、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和備案企業、中國社工協會公益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第11屆全國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協作單位、中國西安世園會康復輔助器具行業輔具產品指定贊助商、踐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無障礙中國行戰略合作伙伴和全國輔助器具配置指定愛心店,第十六屆中國品牌節“湖南省知名品牌”,聯合國采購注冊供應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于2003年。
恩德萊 讓我們的生活動起來!